您好,欢迎访问全国CAAC无人机执照培训服务中心

13140008683

全国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行业资讯

推动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更新时间:2024-12-02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陈雁云 周鹏程

前不久,在广东珠海市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航展)上,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无人机以及面向未来的新构型航空器等创新低空航空器成为亮点。近年来,随着各类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逐渐进入日常生活,赋能千行百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彰显了国家发展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的决心。我省高度重视航空产业发展,航空产业是“1269”行动计划的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我省布局的“六大未来产业”中,未来航空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江西省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全省低空经济发展,强调“充分发挥我省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推动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数字化浪潮和低空经济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我省航空产业实现优化升级的关键途径。要在打造低空经济“数字大脑”、深化低空空域数字化管理、塑造互利共享的数字化低空经济链条三个方面着力。

●数字化可推动我省低空经济争先

作为全国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2024年,我省低空空域已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城市及景区。共青城高标准打造了全省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市场化运营、环鄱阳湖首个A1类跑道型通用机场,“通航+旅游”“通航+运动”“通航+应急”等通航服务新业态蓬勃发展。赣州在中国民航局的对口支援下,获批成为全国首个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城市,入选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目标定位为综合应用拓展。这将极大推动无人机技术在物流配送、农业运输等场景中的应用,为低空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路径和模式。此外,无人机表演进一步助力文旅产业发展,2023年,我省无人机集群表演规模最大的企业江西空中未来科技创新集团在国内外100多个城市执飞17.5万架次。我省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良好、前景广阔,要以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我省在低空经济这条新赛道上争先胜出。

数字化能够有效牵引生产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融合发展,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将推动通用航空、无人机等低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促进低空产业的升级发展。同时,数字技术在低空领域的应用,也将为数字经济开拓新的应用场景,赋能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

●打造低空经济“数字大脑”

构建低空经济的“数字大脑”,意味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于低空经济的各个环节,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风险的实时监控与高效应对。这一系统能够像大脑一样,快速分析处理海量数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低空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一是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打造低空基础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为低空空域管理和运营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工具,为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二是通过数字网络建设使有限的地面、空域和频谱资源共享共用。积极搭建我省低空经济区域间的“数字桥梁”,突破空间限制,推动各地区发展机遇协同提升。三是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优化产业布局规划,使各地区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充分依托南昌航空城、景德镇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平台,重点在航空制造研发层面实现突破。

●深化低空空域数字化管理

争取空域分类试点以及低空飞行网络建设更多成果落地。设立江西全境3000米下的管控、监控及汇报区域,并规划出3000米下通用航空器之间的连接路线以及从通用机场到周围着陆点的低空目视飞行航线,形成军事和民间共同参与,可变换且无间断的空域利用方式,实现对江西地区内低空领域资源的细致化和持续化的管理,着重完善“设备网络”“空中互联网”“航行网络”“服务网络”等。加大对于数据分析和管理的投资力度,创建民用无人机专用互联网系统,促进高级别无人机在城市低空货运运行中心和调配平台的发展。建立统一的数字底座,突破传统网格化空域计算瓶颈,汇集空域的全因素数据,打造低空四维数据场,实施精细化的时空资源分配和进程管理。借助5G、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高效、智能的低空交通网络和低空智能感知网络,为无人机应用的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塑造互利共享的数字化低空经济链条

持续完善低空通信、定位、导航、监视、气象等配套设施,积极推动低空空域数字化,加快与CIM(城市信息模型)底座、低空管理和服务操作系统进行融合,为“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的低空飞行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技术环境支撑。同时,通过完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管理方、系统运营方、资源方和业务方的多方协同,构建低空飞行的全数字化运行环境。依靠新的管理理念和新型基础设施,运用人工智能、智能计算、精细化通信导航监视网络等最新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全低空空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监管、管理和服务。通过分析运营无人机和其他低空飞行器生成的大量飞行数据,提高商业和运营效益,形成数据资产。例如,通过分析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对农田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植保无人机的作业频次和作业范围等数据,为农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精准管理提供依据,并大幅提升其附加价值。在物流和配送领域广泛应用普及无人机,利用货物的跟踪数据、配送效率数据等优化配送路径、提高物流效率,并为企业提供实时的货物状态跟踪服务。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数字化技术打造出丰富多样的“低空+”应用场景,推进飞行运输与民众日常生活、第三产业发展的高度整合与一体化。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